谁人不识衣(高三随缘更版)

人生不要诓我

【策瑜】忘川尽头等你

Summary: 一生那么短,遗憾那么长。


建安五年,孙策二十五岁,被许贡三门客所伤,身亡。


建安十五年,周瑜三十五岁,旧疾缠身,行至巴丘,写下遗书便离世,开头的“讨逆”二字他写得渗墨。


十年弹指一挥间,好似也不长,掰着手指头算,一双手就足够了。孔夫子那句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周瑜听教书先生念了很多遍,在建安五年前唯一让他觉得人生易变的是从兄周晖的离世,而建安五年后让他再一次体会这种感觉的人是孙策。


周瑜再一次认识到,原来时间很快,世事变化很快,就像那支箭划过孙策的脸。


周瑜笑了笑,跟在自称“使君”的女子身后,缓缓而行。若是这人说的都是真话,那孙策应该也到了这个叫忘川的地方。周瑜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好事,虽然现实的孙策未活过而立之年,但忘川的孙策却可以长生不死,永远有睁开眼、去打猎的权利。


但周瑜胸腔里的那颗心脏却发狠的疼。他并不知道为什么。


“使君。”周瑜加快了脚步,与使君并肩而行,端着谦谦君子,“可否一问,讨逆将军孙策孙伯符也在忘川么?”


使君闻言一愣,良久后笑了。她行了个礼,道:“孙将军一直在忘川尽头的河畔,未曾离开半步。霍将军……噢,就是霍去病,他去找孙将军,孙将军那般好玩的性子,竟也未答应过出游。”


“忘川的名士很多,我有空时都会去看看孙将军,无暇时也会找些名士去看看他。大家都劝孙将军四处走走,苏东坡把压箱底的好菜掏出来招待他,他都不允。太平去问他为什么待在那儿。”


“孙将军说,他要等一个人。等的时间越长,他就越幸福。”


周瑜攥紧了衣袖。


“太平问他为什么等的越久越幸福?孙将军说,这样那个人一定是长命百岁了,不会和他一样英年早逝,跑到忘川来和霍去病一起捶胸顿足。”


“太平又问他,为什么你觉得那个人一定可以成为名士,进入忘川呢?”


使君噗嗤笑了:“孙伯符说,那个人顶顶厉害,如果他都不是名士,那天底下就没有名士了。”


周瑜也笑了:“他的性子还真是分毫未变。”


使君眨眨眼:“公瑾大人,我知道他等的人是谁噢。”她咧开嘴笑,抬手指了指蜿蜒河畔的尽头,那里立着一个人影。


周瑜呼吸一滞。


“进入忘川的名士可以选择生前任意一种模样,孙策现在是十几岁的样子。我猜,那可能是他难得的欢乐时光,意气风发少年将军,年少成名,丹阳借兵平江东,有你周公瑾携粮草坐镇,家中母亲和弟妹安在。”使君顿了顿,“……我与日月星辰同岁,其实不太懂人类的感情。但我读过很多书,都说‘爱’是了不起的东西。我不理解爱,可我猜,孙策一定很爱你。”


“‘孙策一定很爱周瑜’,这是我当时和麒麟一起下的结论。”使君说,“不知道我理解对了没有?”


周瑜看着远处那个身影。是了,十几岁的孙策,少年的身形,经历了丧父之痛,经历了他人的冷眼旁观,一个人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,依然幽默开朗,可以笑眯眯地和太史慈滚在一起拳打脚踢“友好交流”,也可以撑在桌上听虞翻直率难听的意见,然后再跑回来和他说要抱一下亲一下平复受伤脆弱的心灵。那时候,周瑜看着枕着他腿的孙策,觉得孙策一定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。没人比孙策更像勇敢无畏的小老虎,哪里是曹操说的‘猘儿”。


周瑜未再顾及使君,直直向孙策走去。


周瑜在人间奔波十年,跟着孙权东奔西走,除了自身的野心,剩下的还是因为东吴是孙策留下来的,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东吴出什么差池。就好像,那是孙策留给他为数不多的了,他得守着,守着江山,守着孙权,守着苏州那处宅子,然后再葬在苏州,一生就这样过去,才不算太难熬。


周瑜本不信鬼神之说,但建安十五年沉疴缠身躺在榻上时,他忽然就想再见一见孙策,见见那个江东好儿郎,少年意气一朝取胜还,策马疾驰红叶翻飞,所到之处东吴儿女抛掷瓜果,爽朗清澈的笑声伴着悠扬笛声传遍东吴大地。


十年。原来那不是手指头掰一掰算一算就过去的,那近乎是周瑜实实在在一半多的人生。


周瑜抛却礼仪,跑起来。


没人忘记。孙策没忘记,他也没忘记,他们都在等。建安五年是一道坎,坎不会消失,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写,他们因此痛苦不堪,活在那一支箭的阴影中。但是上天垂怜,有忘川,他们幸而重逢。


跨越十年的相逢,故人如旧,爱未消减,那是因时间和分离而愈加浓厚的东西。


“孙策!”周瑜叫他。


那人一颤,回身。


“孙伯符!”周瑜眼眶发酸。


男儿有泪不轻弹,若弹皆是为情义。


“讨逆将军,我来讨你欠我十年的债了!”


周瑜终于看清那人的脸。他终于意识到十年岁月蹉跎让孙策在他记忆里曾变得多么模糊。周瑜在十年里慢慢学会习惯孙策的缺席,却又在这一瞬间意识到自己因为孙策的离去而多么痛苦。孙策与他自幼相识,一句“总角之好”,让周瑜在剩下十年的生命里夙夜难眠。有总角之好,却无法再来个“垂垂老矣仍交好”的佳话流传于世了。


孙策紧紧抱住了他。


周瑜下巴抵在孙策的肩上,眼泪簌簌而下,双手死死扣着孙策的肩膀。


“你还是没有长命百岁。”孙策闷闷不乐。


周瑜哭着拍了他的头一巴掌。


“长命百岁有甚用?还要我替你看着东吴?我告诉你,孙伯符,我周公瑾不干了,让孙仲谋一个人守去吧。我守够了。”


孙策笑了,亲了亲周瑜的额头,替他擦掉了要掉不掉的眼泪。


“也是,仲谋得学着一个人撑着走很远了,没人会永远在他身边,天下终究需要君主学会孤身一人亦缓缓向前。”孙策说,“阿瑜不喜欢长命百岁就不喜欢罢。”


“既没有长命百岁的命,我就去压榨使君给我们修个大宅子,按你喜欢的来。忘川没有纷争和勾心斗角,我们一起不死不灭。”孙策眨眨眼,露出标准八颗牙的笑容,一副少年顽劣的模样。


“所以,公瑾,十年没见了,可以亲你吗?”


周瑜假装稍加思索,然后一颔首微笑答应了。


月色正好,忘川尽头日日夜夜喊着的思念,终于等来了回音。


“月色正好……原来孙策是在等这周瑜做这种事啊。”太平和上官婉儿猫着腰躲在柱子边,看戏看得眼睛发亮。


“自古英雄败美人呐。”李白撑在柱子边醉醺醺,一手酒壶一手被杜甫搀扶着,“你说是吧,子美?”


杜甫瞥了他一眼:“自古英雄败美酒呐。”他如是总结。


“啊!”


“太平!又是你!别跑!”孙策立马起身追着太平跑。


上官婉儿发誓,她从来没见过孙将军这么矫健过。


大抵是……她看了看那个笑着摇头的周公瑾。


大抵是,故人重逢,人生圆满。


end


孙权:合着就我一个人在现世受罪了呗,无语子。


私设有些多,因为你们会发现明明太平公主这些唐代的都在忘川,偏偏孙权还在管东吴,偏偏周瑜现在才来。别问,问就是想虐一虐罢了。

  

二编:其实孙策平江东之战、丹阳借兵是在195年,即孙策二十岁时。一统江东是在200年,即孙策二十五岁。文中我写他十几岁是因为他在风华录里的形象太少年了,写顺手就写十几岁少年郎了,不要介意。(太爱少年策策了!)

评论(6)

热度(305)

  1. 共2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